手机看新闻

2016楼市冷热不均 加强调控应落实因城施策保护刚需

来源: 时报 2016-12-28 07:59:00

[摘要] 2016年,中国楼市因何而变、变在哪里?2017年,中国楼市将发生哪些变化?日前,2016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在北京举行,业内相关人士进行了探讨。

刚刚结束的 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7年中国楼市的发展方向,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2016年,中国楼市因何而变、变在哪里?2017年,中国楼市将发生哪些变化?日前,2016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在北京举行,业内相关人士进行了探讨。

2016年楼市发展冷热不均

2016年是名副其实的“房地产之年”,楼市风云变幻的速度之快以及政策性的周期变化之敏捷让很多人觉得出乎意料甚至措手不及。2015年年末商品房库存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一系列政策的“鼓动”,让部分城市在2016年年初出现抢购狂潮。房价的快速上涨引发了各地 的高度关注,纷纷实施更为严格的限购政策。对此,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2016年房地产是以去库存开始,以限购目的收尾,但实际上 率在上升,潜在的风险在增大。”姚景源认为,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市场规律,让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总结出2016年楼市呈现出冷热不均和跌宕起伏的两大特点: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比较热,广大三四线城市相对偏冷。“但是现在的发展趋势是都朝着房价上涨的方向走。在政策出台之前,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很 ,出台之后,成交量明显收缩,波动较大。”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广菊用“今日不可留,明日已可待”形容2016年的房地产市场。“高房价的态势会过去, 经济会议基本定调,研究长效机制,明后年的房地产会保持平稳的发展。 在开始的去库存正常导向正确,出现非理性、不平衡的状态时, 及时出台调控政策,对一线的火爆市场起到限制的作用,目前来看达到了调控的初目的。”

21世纪不动产中国区总裁卢航认为,2016年楼市超出绝大多数从业者预期,由年初的平稳运行到后半年的“爆发性”上涨,这与宏观经济、资本逐利、恐慌性购房以及供求关系密切相关。

去库存不能百城一策去 别“误伤”刚需

有人提出,和实体经济相比, 房子赚钱更容易,在某种程度上,房地产的使用属性大于其 属性。对此,姚景源提道:“房地产在全 都带有 属性,经济学允许在房地产上面有 和投机。但是如果社会都是这么浓厚的 和投机的氛围的话,经济就要出问题,金融脱实向虚,推高房价,这就必须要采取措施。”

宋广菊说:“在年初的时候有一些企业给自己加 ,但是在后来被叫停,总体来看没有太大的影响。中国目前 率前几年 低,存量更低。可能短期的贷款利率是有点高,但是从长期来看还是风险可控的。为了防风险,在边际 的时候要做一些限制。”

卢航认为,一个比较稳定健康的地产对消费者的信心是 重要的支,“我们很少看见一个房地产 低迷的市场,老百姓会出来消费。”“说到去 ,到底去什么地方应该是很 。如果一个普通人首付 套房子,这就不应该去 ,去 如果没有区分谁是刚需,就会误伤到这部分人,就不是想要达到的目标。”

姚景源说:“今年年初制定政策去库存措施的同时,还提出因城施策,但实际操作过程当中都是加 ,变成百城一策,于是就出现问题。一方面,相当多的房子被闲置,另一方面,价格上涨,普通人又买不起房子。一线热点城市的高房价影响了城市的竞争力。当一个人甚至几代人把一生的积蓄都用来买房子,显然就挤压了其他消费,所以,我国一直强调经济转型,让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2017年居民购房刚需占比较大加大土地供应需考虑城市规划

在三季度时,央行在50个城市中、两万户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3.7%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有42.9%居民可以接受;23.1%的居民预计下一季度房价会上涨,52.2%预计基本不变。11月~12月,腾讯研究院房产研究 等智库在200多个城市展开2017年居民购房意愿问卷调查,回收19万余份的问卷显示:2017年,有52.1%的居民购房时处于自住目的,31.4%是改善现有住宅条件,短期 6.6%,长期 9.9%;购买三居室以上的占比76.1%;小区绿化物业服务和楼房间距等成为影响购买住宅的重要因素。

对于一二线城市是否需要赶紧加大土地供应量的问题,现场多数人表示赞同。姚景源认为,一线热点城市之所以房价会疯长,是供给方面有问题,即土地供给不足。如果要稳定一线和热点城市房价,还应该增加供给,当然也要继续抑制 和投机。

宋广菊则认为需要创新加大供给的方法,包括从城市规划的形态要有新考虑。“现在北京、上海的土地供应很困难,对于土地的供应,可能还是要对城市规划以及轨道交通做一些整体的安排,把城市扩大。保利做过一些对比,比如城市轨道交通人均享有的公里数,中国包括上海、北京只有0.2、0.3不到,东京这些城市人均达到了3点几,所以可见大的城市规划出现了问题,只有解决系列问题才能加大土地的供应,如果在现有城市形态上加大供应,可能是杯水车薪。”宋广菊认为伦敦的城市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完善周边地区的 、医疗、住房等配套设施,人们会愿意通过快速的轨道交通到 上班。

连平也赞同加大供应量,此外还要加大城市群中的小三四线城市的交通等建设,疏导大城市的部分功能。但财经评论员蔡鸿岩反对加大城市土地供应量,他认为,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要想抑制房价上涨,则需要把城市的核心价值资源分流出去,要在三四线城市解决人口的就业、居住的问题,这样一线城市的压力才会减轻。

要保护基本住房需求抑制 投机性购房

严的调控之策,在2017年,看上去短期有效的限购限贷政策、信贷政策是否还需要继续加码?对此,姚景源认为对一线热点城市,目前没有必要加码,但是不能轻易放开,还是要保证基本稳定的状态。中国 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也认同此观点,“大家虽然不愿意房价上涨,其实对于限购很矛盾,是真有需求,但又不能买。房地产是健康经济成长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它现在产生了挤兑实体经济、挤兑年轻人生活消费的不良影响,这不是房地产一个产业造成的。各个城市房地产业冷热不均,跟国家整体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有关。”

房地产税方面,卢航认为房地税 重要。 ,交易环节出现问题往往会把费用转嫁给买房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房地产税的推出能够 打击 者、投机客,或者短期的 人,使他们付出比较高的税负,但是对于首次买房置业的人,这方面的负担不应该太高。但是,如果 房地产获利,就该交获利的税收。

姚景源和连平都赞同在市场供求关系比较平稳的情况下,推出税收政策。“但是应保护基本的民众的基本住房,不能因为房产税而加重他们的负担,房地产税主要应当是针对 和投机,对于投机行为要打击,予以重税。”

财经评论员钮文新认为,要建立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要改变土地财政的问题,增加 其他性收入,包括对于超量储房的惩罚性税收;二是要扭转整个 市场的风险机制,让房地产变成低风险的市场。《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坚决反对增房地产税,认为房地产税并不能“包治百病”。

对于2017年的楼市, 人都期望能够稳定健康增长,因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无论是对整个宏观经济、对产业还是对个人都是大有益处的。

李晶整理自《央视新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00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帮你找房

    • 不限
      • 中山
      • 西岗
      • 沙河口
      • 甘井子
      • 高新园区
      • 开发区
      • 金州
      • 旅顺口
      • 瓦房店
      • 普兰店
      • 庄河
      • 长兴岛
      • 长海
      • 普湾新区
      • 其他
    • 不限
      • 50万以下
      • 50-80万
      • 80-100万
      • 100-130万
      • 130-150万
      • 150-200万
      • 300万以上
    •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房天下服务协议》《房天下隐私权政策》
    相关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楼盘信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信息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